《登幽州台歌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,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(696年)。当时,陈子昂因直言敢谏,多次受到打击,心情苦闷。契丹李尽忠、孙万荣等攻陷营州,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,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,随军出征。然而,武攸宜为人轻率,少谋略,导致兵败。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,武不允,反而将他降为军曹。在这种背景下,陈子昂登上了蓟北楼,感慨万分,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《登幽州台歌》。
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子昂的政治抱负和忠诚,也反映了他对国事的深切忧虑。诗中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!”的感慨,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凉,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。
关于幽州台的具体位置,众说纷纭。它曾是燕国时期燕昭王为强国欲招贤纳士,构建高台,置黄金于台上,作为对人才的封赏之地。燕昭王拜郭隗为其师,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。
陈子昂的这首《登幽州台歌》,在当时和后代得到无数读者的深刻同情,历史铭记了他的千古绝唱。卢藏用评论说,这首诗“时人莫不知也”。陈子昂在著名的《修竹篇序》中,提出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,强调应该以“风雅兴寄”和“汉魏风骨”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,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。
陈子昂的诗歌创作,如《感遇诗》三十八首,以及《丁亥岁云暮》等篇,都体现了他的变革主旨。这些内容突破了泛拟古题的边塞诗传统之风,戛戛独造,发出金石之声。
(来源:《成都笔记》蒋蓝/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)
转载请注明来自大连夏宝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千古绝唱《登幽州台歌》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