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作”与“做”是现代汉语中一对最为纠结难辨的词,你分得清吗?

“作”与“做”是现代汉语中一对最为纠结难辨的词,你分得清吗?

段柏贤 2024-12-11 百科资讯 116 次浏览 0个评论

标题:“作”与“做”:现代汉语中的纠结难辨之词

“作”与“做”是现代汉语中一对最为纠结难辨的词,你分得清吗?

“作”与“做”是现代汉语中一对最为纠结难辨的词,你分得清吗?

在现代汉语中,要寻找一对让人纠结难辨的词,无疑非“作”与“做”莫属。两者发音相同,词义交织,令人难以分清。王力先生曾指出,它们是一对骈词,一个词的旧形式和新形式同时存在,虽同出一源,但各自发展后意义时或分歧,分工也各有不同。在普通话中,“作”的历史更为悠久,而“做”则是后来者。

“乍”是“作”的初文,其甲骨文和金文皆上边从刀,下边从卜,象征着卜人用刀刮削钻刻龟骨进行占卜。后“乍”因引申义而另加意符“亻”写作“作”,读为zuò。制作卜龟是占卜的开始,故“作”有制作与起始的含义。从起始义又引申为兴起、产生,进而又指振作、起立,以及劳动、工作。再由工作引申为当成、作为,进而还指装。从制作义又引申为创作、创造,以及作品。当“作”读zuō时,表示制作场所或从事某种手艺的人。

由于“作”承载的义项过多,为了减轻其负担,最迟在晚唐五代时期,人们专门创造了“做”字来承担“作”的“为也”“造也”义。“做”为会意字,从人从故,表示人之所为的活动,其意义承接了“作”的用法,但不用于兴起、起始等义。它有制作义、创作义,也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,或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,以及充当、担任义、当作义,还可以指结成某种关系或假装出某种模样。

由于“做”与“作”是同源词,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它们的义项也彼此交织,难以理清。比如,“做报告”和“作报告”,“做证”和“作证”,“做秀”和“作秀”,“做声”和“作声”等,在口语中经常可以互换。尽管语言学家们试图为它们设定明确的区分标准,但现实的语用情况却显示,“作”与“做”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有所区别的。

现在有些语言学家提出了一套妥协方案,试图为“作”与“做”的使用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。但这套方案也存在许多问题,想要推广并非易事。

在黄县话中,“作”与“做”的区分则相对简单。黄县话将“做”读为“zòu”,与“作”的韵母不同,易于区分。吕叔湘先生曾提到,“‘做’和‘作’本来是一个字。古代只有‘作’,是个入声字,后来在说话中变成去声,可是读书音还是入声,就有人造出一个‘做’字来代表说话的去声字音。”在许多方言中,“做”与“作”的读音都是不同的,黄县话只是将这一区别表现得更加明显而已。

黄县话中“作”的用例不多,这表明在唐宋以后,“作”“做”的分化已经十分明显。在黄县话中,日常用语多用“做”,而文人写文章或转述文章时则多用“作”。如“作孽”就是造孽,“作死”是自寻死路,而网上形容一个人成熟会说“人不作,话不多,事不拖”,可谓精辟。

上海话用“作(zuō)”来形容上海女人,有点娇纵任性的意思。黄县话中的“作”读作zuǒ,多用来形容小孩子调皮闯祸。在这些方言中,“作”与“做”的读音不同,使得它们的区分更加明确。

普通话中有些带“做”或“作”的词仅凭读音是无法分辨的,只能根据语境来区分,而在黄县话中,这些词的读音不同,可以直接根据读音来判断词的意义。

尽管普通话中“作”与“做”的区分越来越模糊,但黄县话中的用法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,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词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大连夏宝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“作”与“做”是现代汉语中一对最为纠结难辨的词,你分得清吗?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